關於秘魯料理

待了30天也沒有嘗試完所有秘魯料理,而且還只是一些街邊小吃小店,還有好多我沒有嚐到的味道。身為文盲的我,每次站在店門口,看著Menu上網google圖片,常常要花上5分鐘,然後才決定吃什麼,或是就地離開,店家大概覺得我很煩。

秘魯融合了中國菜,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秘魯菜,中國餐廳在這裡叫「Chifa」(吃飯),有道菜叫「Chaofa」(炒飯)、「wantan soup」(餛飩湯),這些我看很久竟然過了兩個禮拜秘魯人唸出來我才知道原來是炒飯啊!超後知後覺。

幾乎每天我都會嘗試類似台灣便當店、麵店,那種上班族中午晚上會吃的小吃店,有時則是嘗試路邊攤,這裡的路邊攤往往沒有桌子,就是一張紅色塑膠椅坐下就吃,大部分是他們在家做好裝在桶子裡,保溫帶過來,再帶上所有的碗盤用具,現場會洗,燒烤的話則是木炭現烤,他們保溫技術極好,即使在家做好,我每次吃到都還是熱的。

「便當店/麵店」這種形態的小吃店,會有前菜、主餐和飲料,前菜通常是湯,一大碗湯裡面還有這裡特有的義大利麵、馬鈴薯和肉或玉米,我每次喝完湯都覺得根本是一餐吧,很飽,所以有1-2次跟他們說我不要主餐;主餐則是有炒飯、炸雞配飯、麵、薯條/馬鈴薯、秘魯式炒牛柳、魚等等種類繁多,就像我們便當店總是那幾樣,滷排骨、炸雞腿、控肉、炸雞排、牛肉麵、陽春麵、乾麵之類。

他們很有趣的是,主食常常一次給你三樣,飯、麵、馬鈴薯,真的飽到不行,雞肉我覺得太柴有點乾,所以我後來都避免,飲料則是很像台灣便當店會附給你的那種免費解渴。

而這樣大碗湯、主菜、飲料,大約6-12 Sole都有,我儘量吃5-10 sole,超過10我就不吃。5-6 sole 的店不好找,通常攤販比較有機會。

再來是甜點和冰棒,也是到處亂吃但也沒吃完,「Budin」就是布丁,很好吃,不是台灣的那種,還有一些類似炸甜甜圈、炸油條的東西,好吃現炸也比想像中不甜,通常傍晚大家下班會先吃這個,配上一些熱飲料,例如杏仁奶,超級好喝,喝了元氣滿滿,沒有杏仁味;也有米或藜麥跟牛奶、肉桂做成的熱甜品,好吃也不甜。

冰棒口味無敵多,每一隻都很好吃,今天太熱,人人手上一隻冰棒、冰淇淋或冰沙,我看到有一隻都顏色大家都點,我也點,是一種我不知道的水果,叫做Lucuna,有點花生還是杏仁感我也不知怎麼形容。

來秘魯大約兩週,我就想買一本秘魯食譜回家,因為大部分原料台灣都有,我們都是熱帶/亞熱帶國家,再加上烹製方式受華人文化影響,應該是蠻好上手的。

拍了很多Menu,希望自己回台灣可以上網查食譜,然後自己做做看,回味一下秘魯的味道。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A4MHWMoEE/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4gC7C1vN6/